English

话剧缘何衰微?

1998-11-0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黄侯兴 我有话说

谁都知道,中国话剧是“舶来品”。中国现代话剧,自1907年春柳社演出《茶花女》第三幕和《黑奴吁天录》后,近百年来,经历了始创、发展到成熟的过程。三、四十年代是它繁荣、辉煌的黄金时代。但是,60年代以后,尤其是近十五年来,话剧日趋衰微,这是话剧界同仁和关心剧坛的人们颇感悲哀的事。

王育生先生是我国享有盛名的戏剧理论、批评家,他的近著《剧海览胜》(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),在记述诸多著名演员的高尚艺德和他们在话剧舞台上执著进取、勇于开拓的精神时,重在揭示话剧在戏剧种类中的审美特性及其独异的艺术规律,并对当今话剧存在的问题,特别是话剧缘何衰微,进行了科学的、精到的探讨,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,这也是该书的主要社会价值之所在。

我以为,我国话剧衰微的原因是复杂的,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:

一,在商品经济冲击下,影、视业的急遽发展及其浓烈的商业气味,把话剧这个高雅艺术引入了歧途。不少话剧演员争相去拍电影、电视剧,多数话剧团体,在相当程度上成了电影电视的演员储藏库。王育生在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“触电”。话剧与影视原本是双栖艺术,血缘至亲。表演功力深厚的话剧演员,涉足影视以后,确实给影视增色不少;然而当今一些话剧演员“触电”,说白了,却是为了挣钱。难怪有人说,“现在谁不‘触电’,谁的日子就不好过。”都去“触电”,话剧这块园地岂不荒芜了吗?

二,由此而来的,便是许多“触电”的话剧演员,忘记了甚或放弃了话剧舞台。在拜金主义熏染下,他们不再重视自身的艺术修养,不再苦练话剧基本功。几年前,我观赏过某剧院公演的话剧《哈姆莱特》,主角念台词时,唾沫四溅,令人恶心,我没等看完便离开剧场。王育生在“剧事琐议”中提到一些艺坛宿耆、新秀参加的某次“组台晚会”,“随便唱支歌子,念段台词,甚至提提裤子,抹一下鼻涕,出个洋相,也算是个节目”。如果这也算“艺术”,那便是艺术的堕落。一位老话剧演员批评得对:“这简直连卖艺都不如。”

三,这也同话剧创作的指导思想有关。长期以来,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指导下,许多剧作成了宣传、图解某些政策和法规的工具,以标语口号取代人物性格的刻划。观众进剧场来听演员们的政治说教,却得不到应有的艺术享受,自然要远离它。加之有关领导机关层层的、严格的审查制度,把一些稍有艺术质量却不符合他们的“政治标准第一”的剧作统统审掉了,可以出台的就只有那些政治宣传品的东西。这些都使我国当今话剧舞台上缺少像《雷雨》、《茶馆》这类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的重要原因。王育生还认为,话剧作品的好坏得失,要靠观众和评论家来鉴定,而不能由某个领导人一锤定音,更不能“随着某个人在政治上的沉浮荣辱而‘自由浮动’,暴涨暴跌”。

当然,我们指出话剧之衰微,但绝不是说它已经走进绝路,执著于这项事业的还大有人在。王育生称赞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一辈表演艺术家,“只要一琢磨起戏来,就食不甘味,寝不安席,迷迷登登,走火入魔。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?因为对戏挚爱。……谁都明白,正儿巴经靠干戏这行发财是绝无可能的。可是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棒打不散、甘于清贫在这儿搞戏?因为对戏挚爱。”

我企盼着现代话剧走出低谷的那一天的到来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